華為手機為何能反超小米?
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格局以“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速”演變,曾經的“中華酷聯”已經分崩離析,市場一度短暫形成“小華聯”(小米華為聯想)三國演義局面,不料,錯誤收購摩托羅拉移動“包袱”導致聯想不進反退。而在華為小米雙雄爭霸的局面中,最近又傳出了一個重大新聞,華為歷史上第一次超越了小米,成為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第一名。
小米公司是中國手機行業當之無愧的“黑馬企業”,其首創的以高性價比、饑餓營銷為核心要素的“互聯網手機”模式,給中國手機業者帶來了一場觀念地震,幾乎所有的中國手機企業“要么已經在模仿小米、要么在去模仿小米的路上”。
不過,小米最終被華為超越,這里邊的原因是什么?綜合諸多外媒的報道,騰訊科技發現華為的技術研發實力和專利庫、遙遙領先于小米的國際化戰略和產品視野,以及在中國市場的“克隆小米以抑制小米”策略奏效等因素,導致了華為手機業務逆襲成功。
首次反超
本周有兩家市調公司先后公布數據,證明華為在三季度反超了小米,成為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第一名。
首先,美國科技市場研究公司Canalys發布三季度數據稱,華為智能手機交付量同比猛增了81%,已經成為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第一名。該公司稱,小米三季度的手機銷量,同比萎縮了8%。
不過該公司并未公布三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詳細份額數據。在之前的二季度中,華為份額為15.7%,略微落后于小米的15.9%。
隨后,另外一家科技市場研究公司IHS也發布數據稱,三季度華為在中國的智能手機銷量,比小米高出了近千萬部,確認了華為成為中國市場老大。
IHS稱,今年上半年,小米一共銷售了3470萬部智能手機,而華為已經銷售了5000萬部。該公司稱,從環比變化看,華為中國市場環比增長,小米則環比萎縮。
需要指出的是,上述兩家公司均尚未給出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三季度的完整報告,尤其是各家廠商的精確份額。而上述的銷量統計中,也被指存在“廠商出貨量”和“消費者最終零售量”數據不嚴謹的問題。
諸多外媒指出,雖然華為已經超越了小米公司,但是這種超越更多是象征性的,華為目前并未和小米拉開巨大的差距。
對于兩家機構的數據,小米公司的一位代表對媒體表示,這種統計和排名可能更多是時機問題。這位代表表示,八月中旬小米剛剛發布了紅米Note2,另外再九月晚些時候對外發布了小米4C手機,因此在2015年三季度,小米的手機產品線經歷了一個過渡期,小米需要提高新手機的產能來滿足市場需求,這也會影響到銷售數據。
小米模式紅利散失
小米在中國手機市場扮演了黑馬角色,從一家名不見經傳的新來者,變成全球媒體關注、獲得顯著份額的主導型廠商。一家媒體在報道中指出,小米和華為之間上演了一場“龜兔賽跑”,積淀更加深厚的“烏龜”華為,超越了“初期爆發力比較強勁”的小米公司。
業界對于小米目前的危機進行了多種分析,比較一致的觀點是小米開創的“高性價比+饑餓營銷+互聯網銷售”模式,遭到了中國手機行業的集體模仿,小米的商業模式創新紅利逐步消失,與此同時在關鍵的手機技術研發(并非單單包括軟件開發和安卓代碼修改)和工業設計方面,誕生時間較晚的小米公司尚未形成顯著優勢。
2015年的小米,手機業務的重心放在了能夠拉動銷量的低端手機上,價格低于1500元的低端手機頻繁刷新新產品。而被米粉所關注的中端旗艦手機“小米5”則出現了不符合慣例的跳票,業內主流說法是在等待高通的新一代系統芯片驍龍820成熟上市。
產品和技術快速演進
華為是全球三大電信設備制造商之一,主要和諾基亞、愛立信等廠商爭奪企業級市場,智能手機等消費性業務,曾經是是華為的長期軟肋。
不過在最近幾年中,華為深度涉足了智能手機業務。并已經進入了全球智能手機的第一集團。
多家外媒認為,華為之所以在中國市場戰勝小米,并且在海外市場建立存在,得益于其技術研發積累、國際化視野,以及對對手模式的快速模仿。
在產品研發和工業設計方面,華為的進步十分明顯,開始從塑料機身演進到金屬機身,2015年下半年,作為其研發和設計實力的最直接證明,華為和谷歌合作,研發了本年度兩款Nexus品牌高端智能手機中屏幕更大、價格更貴的一款,這也是華為第一次成為谷歌Nexus的合作廠商。
媒體普遍認為,Nexus 6P的推出,將會幫助提升華為在全球手機市場的品牌形象,重新在因為“網絡設備國家安全風波”之后退出的美國市場構建手機業務。
華為之前一直是一家世界級的電信設備制造商,這使得華為在移動通信領域的技術積累和專利數量,遠遠超過小米在內的中國其他對手。一個數據顯示,華為有關手機的發明專利數量超過1.2萬件,小米公司僅為10件,甚至沒有華為的零頭。
技術實力的領先,尤其是自有品牌麒麟芯片,使得華為可以推出在全球性能一流的手機產品,比如在壓感屏幕使用上,華為甚至領先了美國蘋果。
而在產品研發方面,小米仍停留在向三星電子和美國蘋果“跟風”的層次(小米手機的命名也會效仿這兩家行業領先者)。
國際化視野
受到電信設備業務國際化的推動,華為智能手機業務的國際化也遙遙領先于小米。小米被稱之為“中國的蘋果”,但是華為已經做到了“世界獨一無二的華為”。
在攻打美國市場受阻之后,華為手機業務將歐洲市場作為重點,許多高端手機選擇在英國倫敦舉行發布會,華為手機業務也在海外建立了研發設計等分支機構。
由于長期從事企業業務,華為的國際品牌知名度長期以來較低,許多外國人甚至無法準確說出“Huawei”品牌。而在過去幾年中,華為開始了大手筆的品牌營銷。
據報道,華為已經在多個國家贊助了30多個足球俱樂部,其中包括意大利AC米蘭俱樂部。去年,華為進入了Interbrand的全球100大商業品牌名單,和Corona、Heineken等國際品牌比鄰而居。
快速復制小米模式
面對小米的異軍突起,擺在許多中國手機廠商面前的選項就是“要么模仿小米、要么退出市場”。2015年,聯想手機業務陷入困境,被迫進行重組,聯想一名新任高管表示,如果早一些模仿小米推出對應的明星爆款機,聯想不至于陷入今天的被動局面。
而在模仿小米模式方面,華為的動作十分迅速。英國路透社在2014年底的一篇報道中一針見血指出,華為“榮耀”新品牌的手機銷量在一年之內能夠從100萬部增加到2000萬部,華為的秘訣就是“復制”了小米的網絡銷售、高性價比等模式。
在過去兩年時間里,以華為、魅族為代表的中國手機廠商,按照小米新手機的節奏,推出了在性能配置、價格上都十分相似的產品。其中,小米推出廉價機新品牌“紅米”之后,華為榮耀跟進推出了“暢玩”,魅族則推出了“魅藍”。
緊密克隆小米、追隨小米的策略,使得華為成功挖到了中國中低端安卓手機爆發增長的寶貴商機。如今,華為榮耀品牌已經走出了國門,開發印度、巴西等發展中國家市場。
和華為、魅族的“快速克隆小米”相比,在過去一兩年中,安全軟件廠商360、視頻網站樂視、聯想集團等廠商,模仿小米模式動作遲緩,已經錯過了最佳時機。而到了2015年上半年,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已經出現了全球獨一無二、且高達一成的令人震驚的同比萎縮。
在中國智能手機開始萎縮下行的大背景下,華為是否會依靠國際化、技術專利等優勢,繼續拉開和小米的距離,雷軍是否能夠實現困境中的“二度創新”(除了國際化之外),讓小米死死咬住華為,外界將繼續保持關注。
珠海市海苑科技有限公司官方網站: m.gjejiao.com 歡迎垂詢!